fbpx

Blog

社群讀書會設計

精華彙整【大書社群讀書會】《洋蔥閱讀法》高效學習者的4種閱讀法

2019年第一場大書社群讀書會由幫主HANK分享《洋蔥閱讀法》,拆解學習的觀點,與學習方式得思考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01.png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02.png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03.png

【動態辯論的眾創觀點】

■思想起步,群思眾論
一開始我們通過「動態辯論法」,以「學習」為主題,讓每個人通過一個議題,提出自己看法,並且分享為什麼會有這種觀點。

例如,讀書是最好的學習嗎?你可以提出否定觀點,也可以提出認同觀點,藉由每個人對觀點的表述,我們會發現,當有人分享不同的觀點時,這種認知上的學習,就是在激發人們突破既有的認知框架。

也就是過往認為錯的事情,也有可能會有對得一面,或是了解到原來還有些事情是我不知道得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04.png

■第一題目:學習是為自己負責嗎?
這次第一道問題是「學習是為自己負責的嗎?」

其中有人回答是,因為徐學習是自己的事情,就會認為學習必須要有「主動性」。換言之,如果認為學習不是自己的責任,那們在學習這方面,只會呈現「被動」的狀態。

學習的主動性,源自你的「目的性」,因為每個學習需求背後,都是為了解決某種目的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05.png

■博覽比精讀重要嗎?
這兩種都有各自的需求,博覽型讀書,是需要掌握某個領域內的樣貌,相對於「精讀型讀書」則是為了深度了解,某一個點背後的原理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06.png

■每一本書最終目的是應用嗎?
這就回到目的性問題,當我們在不同階段裡,對於「讀書」這看法各有所不同。例如,在求學階段,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測驗。

當你在書店看小說時,你的目的就是為了放鬆,體驗作者給你帶來的情緒感受。又或者當你想要了解某個領域時,會不斷閱讀相關領域的書籍,來了解這個領域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07.png

■學習需求到目的的系統思考
透過動態辯論,把各種題目背後的智慧分享,串接起整套學習系統,整合成這次動態辯論的學習地圖。

第一階段:確認學習目的
學習的有效性來自「目的性」的需求,確認目的是為了「解決問題」還是「了解這個領域」

第二階段:了解學習需求
如果是了解領域,可以從博覽型態的方式來廣泛學習,相對於解決單一問題,需要針對問題的根本來做深度探討,也就需要掌握問題背後的精深知識。

第三階段:找出適合學習管道
當我們確認學習目的,與需求後,接下來就來到學習的雙向性,分為輸入與輸出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08.png

■學習轉化的供給型態
接著從第三階段進一步來解釋,學習型態的輸入,包含:讀書、請教、聽講、影片等型態,在輸出上則包含:寫作、演講、教導、拍攝影音等方式來做為學習成果的展現。

同樣在每個輸入階段,都包含了博覽型輸入與精讀型輸入,最後就可以盤點出你現有的學習資源,來思考你要投入在哪種學習資源上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09.png

■辯論對於學習的真實價值
這次動態辯論法,是協助我們在學習時,跳脫以往思考問題的習慣,也就是說,動態辯論的重點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一件事情,不讓解決問題的辦法,只限於一種思路讓。

其實人們在讀書時,往往只是為了在書本裡,驗證自己認同的事物。然而,真正挖到寶的學習,是把你以前的認知重新翻新,或是從不知道到知道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10.png

■從書中獲取的學習思路
這次大家一起共讀《洋蔥閱讀法》也就是在驗證你過往認為對的事情,

拓展你的臨界知識,來自兩種學習思路:

第一:開拓新局
從原本不知道的事情,到理解認識知道這件事情。

第二:翻轉思維
讓以前覺得是這樣的事情,變成另一種觀點上的顛覆。例如從認為是錯的事情,轉變成是對的事情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11.png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12.png

【社群共讀洋蔥閱讀法】

■重溫學習領域的思考點
經由動態辯論法,喚起大家對於「讀書學習」這件事情的相關思維,也就是激活你腦海裡的神經迴路,讓你在接下來社群學習的過程中,可以更快速知道,有哪些思考點與觀點來作為知識的延伸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13.png

■讀懂一本書的三個方式
大書社群讀書會幫主HANK在第二階段中,先來解釋「什麼叫讀完一本書?」確認你是否讀懂一本書,你有三種方法可以檢視:

第一,用一段話來解釋這本書。
第二,你在書中的框架中,找出幾個重點。
第三,你能夠找出一個應用點在生活或工作上。

你會發現,讀書並不一定要從頭讀到尾,一字不漏地背下來,才叫做讀完一本書,而是你能夠在書裡收穫到某個事情,對你產生思想上的不同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14.png

■社群閱讀《洋蔥閱讀法》
社群讀書所要闡述的重點,也就是讓我們每個人,通過分組的方式共讀各自的章節,以此在相同的時間裡,各自共讀一本書,共讀章節分別為:

第二章,碎片閱讀
在移動學習的時代裡,碎片化的知識學習變得可能,你如何善用碎片化時間。

第三章,快速閱讀
怎麼樣能夠快速閱讀,掌握核心思考點。

第五章,主題閱讀
例如要學會理財,或是學互聯網行銷,會找出相關類型的書籍,這就是主題學習。

第六章,深度閱讀
如何讓你學到後,更深入到應用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15.png

■學習途徑的四種劃分法
第一章節由讀書會幫主HANK來導讀,為什麼這本書,主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。一開始通過學習的「難易獲取程度」與「系統化程度」來劃分學習的四種途徑:

【人】容易取得,又系統化:人脈、在行、拜師
【網】容易取得,系統化低:公眾號、媒體、資訊APP
【書】不易取得,系統化高:快速閱讀、主題閱讀、深度閱讀
【事】不易取得,系統化低:工作、專案、產品、創業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16.png

■打造系統性的學習思路
透過學習四種途徑的劃分,能清楚看到,從書本來學習,最大的阻礙在於「取得性」,為解決這個問題,書裡提出觀點作整體設計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17.png

 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18.png

【全面解析4種閱讀法】

■碎片閱讀法的學習思路
使用「碎片時間」時,就需要先了解目的與系統,最後再結合工具的整合,才能讓你在碎片時間下,推疊出碎片化的使用價值。所以我們分為三階段重點來闡述,如何打造碎片化學習體系,分別是:

第一階段:確定目標
第二階段:系統體系
第三階段:工具應用

例如當你在學習日文時,把每學習時段拆分成5-10分鐘,分別在早上與晚上,來做學習。讓你在上下班時,能夠一點一點的累積起來,通過工具來記錄每次學習過程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19.png

■碎片閱讀法三階段
第一階段:確定目標
你要確定這個學習目標是有興趣的,因為目標達成與否的關鍵,來自對於目標的渴望,如果目標太難,或是太簡單,都容易讓人沒有成就感。所以在目標設定時,需要釐清學習目標跟個人需求,與是否能支持持續下去的動力。

第二階段:系統體系
當目標出來後,緊接著是針對你要學習的知識體系中,拆解成一塊一塊的碎片化內容。讓你在學習時,不會因為太碎片而失去整體感,反而是像拼圖一般,每一次完成碎片化學習,都是在完成整片拼圖的樣貌

第三階段:工具應用
有了目標與系統的碎片化內容,最後就是通過什麼樣的工具來協助你學習,例如下載好每次學習內容,或是在應用工具上,打出學習筆記或心得,強化學習記憶點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20.png

■快速閱讀的三種思考點
快速閱讀最有效的使用情境,就是在有限時間下,找出問題的解法。所以,當你要進行快速閱讀時,要先準備幾個思考點:

閱讀心法,從巨觀到微觀:
先了解這些內容的全貌,了解全貌後,你才會知道我們要怎麼前進。這就如同通過地圖來找出地點。先了解這張地圖的全貌包含了什麼,以什麼樣的尺規來描繪,最後才能細微視角找出路線上的各種情況。

閱讀目的,了解為何讀:
這問題的源頭來自,快速閱讀時,我們的終點線在哪,釐清到達目的地會對我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。

怎麼閱讀:
帶著問題來找答案,以及快速了解全貌,知道要的答案位於哪個段落,並且思考前後文是如何引導出你要的答案。

通過提問、預習、掃讀,切入重點、複習這五階段,使你在快速學習時,即便快速,也有系統化的學習效果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21.png

■應用:先判斷這本書能否做快速閱讀
從心法、目的、到過程都了解後,還需要了解「什麼樣的書籍適合快速閱讀?」能夠快速閱讀的書籍,通常是非常有結構性,或是你對於這類型的書籍有一定的了解,知道會有哪些知識點。

所以在判斷能否快速閱讀前,就需要先從「結構性」與「理解性」來做判斷。如果這本書既有結構,又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時,快速閱讀就能為你帶來一定的學習效果。

此外,快速閱讀的的深度,來自「問出一個好問題」,因為為題會引導出我們往哪個方向想,好問題是能夠激發我們全面思考,而不會只是單向認定這就是對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22.png

■主題閱讀:依據時間設計學習方式
主題閱讀,是你需要建立知識體系時的閱讀法。例如每個人在某一些方面都是專家,這個專家,是平常累積出來的知識體系。

建立知識體系的過程,會因為「時間」的長短,使我們在學習過程中,產生不同的學習方式,主要有三種主題學習的時間應用:

碎彈:在限定時間內,圍繞某個主題蒐集相關知識,並且把蒐集來的文章,進行集中式閱讀。

爆破彈:設定一個目標,選擇並最終確定框架後,再來篩選書本來拼接。例如選讀三十本書,將這三十本書來做主題拼接。

核彈:你要成為這個主題領域中的佼佼者,就需要設定一個主題,並且進行長時間的研究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23.png

■深度閱讀的需求點
什麼時候適合用「深度閱讀法」主要是在你有疑問時,也就是你覺得難,或是皺眉頭的時候,你就需要深度閱讀時。

但是要產生學習動力,還需要對這個疑問有新奇感,也就是想要對這東西深度閱讀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24.png

■深度閱讀的鏈結感
在「深度閱讀」中,主要有三個重點來分析,就是「練兵場」:

練:聯繫(分析式閱讀)
這就像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裡面提到「分析式閱讀」,不斷探究知識的真實性與適應性,就像你用一句話來解釋這個知識點,並且跟各經驗連結在一起。

兵:探索冰山
當連結後,你就能拿出架構性的深度連結,就如同我們在學習時,理解理論後,在接下來的學習時,更能夠融會貫通。

場:多場景應用
這就像強化記憶點,跟你過往經驗或記憶做連結,讓你在聯想時,經由一個點聯想到這個點,讓記憶網絡更密集的串聯在一起。例如小明跌倒,小明在公園裡跌倒,小明在好天氣下,夏在公園跌倒,通過更深度的場景描述來連結這個記憶點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25.png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26.png

【學習需求與應用情境】

■連結學習需求與應用情境
最後在共創階段裡,以實際「情境」與「學習方式」來做搭配,讓每組分享,各這四種讀書方式:碎片、主題、深度、在思考可以應用在哪些情境中,在未來。讓你能夠依據現有的時間來做為行動的指南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27.png

■深度閱讀的情境分析
深度閱讀:做研究,寫論文想要寫的時候把論文寫出來,或是要驗證事情,或是在開發新產品時,找出二十本相關書籍,不斷閱讀一直找出相關的關聯,在這個脈絡上設計出應用的方式。
使用情境:主題研究、寫論文、開發新品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28.png

■學習知識體系的主題閱讀
主題閱讀:準被課程時,需要大量資源,或是在跟客戶提案時,需要準備相關的知識體系,也可能要快速解決一個問題時,需要快速蒐集主題相關的內容。
使用情境:設計課程內容、客戶提案、解決問題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29.png

■快速閱讀的適應性條件
快速閱讀:主要是找出具有結構化的書籍,例如《五個選擇》中每個選擇都能分別拆開,可以快速掌握個別內容。

所以在快速閱讀時,需要了解這個結構下的個別內容,或是需要大量發想,以及快速從不懂到知道的資訊掌握。
使用情境:結構類型的學習、創意素材、知道某件事情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30.png

■碎片化時間下的碎片學習力
碎片閱讀:當我們看新聞,或社群上的資訊時,這種碎片時間下的碎片資訊,每個都是獨立,沒有太大關聯,以至於在學習時單與點的學習,很難建立起系統。

所以這種閱讀要創造效率,就需要找出長時間、碎片化的學習內容。例如,學習一項專業時,你設定每天花20分鐘的時間,在做這件事情。最終這些點滴積累,最終會成為一種習慣,讓你獲得新技能、新知識。
使用情境:長時間學習計畫、日更型學習法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31.png

■做到創造人對改變的熱情
經由這次大書讀書會交流、分享,到應用的連結,讓我們能夠成為理論的實踐者。不管遇到任何問題,能夠透過翻書來找答案,然後去實踐。

只有不斷積累學習,創造對改變的熱情,才能夠看到更好的行為結果。

好比你企圖用同樣方法,獲得得到不同結果,所以要得到不同的結果,就需要有新思考點,讓你在未來做選擇時,擁有更廣闊的視野。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32.png

【4月大書社群讀書會】
主題│【讀書會】《第七感》
日期│2019年4月3日 星期三
時間│19 30-21 30
地點│台北-中山15講堂-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6巷15號2樓
報名

20190213大書社群讀書會33.png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