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讀書會設計】《最高生產力工作法》職場高效生產力的讀書會方程式
高效率工作,是職場工作者的必備能力,怎麼讓工作變得有效。如何掌握工作效率化的訣竅,是工作者必備的關鍵思維。
這次讀書會設計選自《最高生產力工作法》,從一個人高效工作的三種側面,展開出來,讓我們深入了解,一個會工作者,所需掌握的能力面。
【學習要點】
【1】知識架構:繪製《最高生產力工作法》知識模型
【2】學習價值:《最高生產力工作法》內容價值展現
【3】讀書會設計:社群讀書會流程規劃
【1】知識架構:繪製《最高生產力工作法》知識模型
《最高生產力工作法》書中的知識要點,主要分為三大類,依序為「組織力」、「專注力」、「加速力」
讀書會引導者,拆解書中內容,主要以這三架構來拆解,並把收穫到的內容,以「知識概念」、「技能運用」、「解決問題」的3類內容。
閱讀書籍內容時,讀書會引導者需要將學習到的內容,連結到應用場,以此來找出誰會需要這些內容。
【2】學習價值:《最高生產力工作法》內容價值展現
《最高生產力工作法》書籍內容以「工作方式」的視角,來提升個人的工作效率的思考點與方法。
讀書會引導者在規劃讀書會流程,需要用「情境問題」來引導學習價值。
以「情境問題」+「工作方式」來列舉,職場工作上有哪些常見的問題,以及用「高效率」跟「低效率」來對比,學習到書中內容的價值。
通過以上表格的思考,讓你在宣傳讀書會,或是讀書會學習成果的連結,有更精準的學習設計方向。
【3】讀書會設計:社群讀書會流程規劃
讀書會規劃的設計,以《共讀的力量》提到社群讀書引導的三大學習特點「共讀」、「共享」、「共創」來規劃出讀書會流程。
接下來運用「共讀」、「共享」、「共創」這三個階段,作為讀書會流程三大架構。
【第一階段:共讀階段】
共讀階段是「學習輸入」的過程,通過各小組閱讀後,與他人一起來分享各自學習到的內容。
讓參與者以小組分組的方式,閱讀各組分配到的章節。例如:如果有6人,每一章分配2人為一組的共讀。
如果讀書會人數3人,則可以依據參與者的需求,例如:三個人對「組織力」章節的內容有需求,就共讀這章節。
讀書會引導者需要讓參與者知道,如何讓讀書有價值,就不是把整本書的知識內容都記下來,而是能收穫到一個應用點。
【第二階段:共享階段】
一個人讀書,跟參加讀書會讀書,最大的學習在於「交流」。通過學習交流,把各自閱讀到的收穫,用個人的語意來表達。
共享階段,要確保每個人分享的內容,需要有「學習模板」來提煉個人的學習重點。
社群共享的內容架構,運用《社群讀書引導術》中的「131+1法」,將章節的知識萃取出來。
「131+1法」的操作,讓各小組的成員,先共讀同一章節,之後每個人在小組內分享,各自的「131」與觀點,最後整合成各小組的「131+1」
1:一句話,用一句話來說明這章節的重點。
3:三重點,以三個重點,支持章節的論點。
1:一應用,此章節的知識、概念、技能,能夠運用在哪裡。
+1:討論議題,從這張節中,提出可以討論的議題。
【領讀人的職責】
領讀人的任務,是確認各組在閱讀之後,有明確的產出。
產出的部分,分為兩階段,第一階段「個人131」;第二階段「小組131」。
當各組夥伴都寫好個人131後,接著在小組之間進行分享,最後寫出小組的「131+1」。「+1」則是寫下小組想要討論的議題。
【第三階段:共創階段】
參加讀書會的另一個學習效果,就來自學習後的「應用連結」。例如:運用「曼陀羅」法,來分析現在工作上,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,並用蔓陀蘿的九宮格,依序填入主問題下的小問題。
【曼陀羅法的工具應用】
曼陀羅思考法(Mandala Chart)以九宮格表,向外聯想相關的子議題,也就是將中心的「大議題」,向外拆解成八個「子議題」,接著再針對這些議題來思考怎麼解決,實際操作上有三大步驟:
第一步驟,先畫出一張九宮格的表格,並且在九宮格的中央格子寫下主題。
第二步驟,把剩下的八格填滿,思考的方向跟中央的主題有關連,但彼此不一定相關。
第三步驟,思考討論各個議題中怎麼來解決,匯集群眾智慧來一個一個突破。
曼陀羅思考法,跳脫平時的線性思考,擴展出更多的想法。這也跟心智圖一樣,但是在操作曼陀羅上,更重視「主題設定」也就是你的「議題」,只有當問題對了,找出問題的解法才會更精準。
【引導者的責任】
讀書會引導者在此的任務,就是把萃取出來的知識模塊,能夠連接到參與者的生活場景中。所以各組在思考子議題的時候,通過個人期望的議題,連結到所需要的期待。
如果想對【讀書會設計】有更多了解,可以連結:【讀書會設計】如何規劃一場讀書會,讀書會設計的三層設計法來構思一場讀書會,所需要的要素有哪些,以及怎麼來規畫屬於你的讀書會。